《向大師致敬》光影魔術師「貝聿銘」永遠的建築泰斗

Posted on

第一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(1917年-2019年),出身自蘇州望族,善用鋼材、玻璃與石材等元素,融合建築於自然之中為概念,再以光與空間的結合與變化作為串連,奠定其作品的深邃與不朽。

文章未結束,請繼續往下閱讀

貝聿銘的作品以公共建築為主,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應屬完成於1963年的台中東海大學校園內的「路思義教堂」。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,「羅浮宮」的擴建工程為巴黎的十大工程之一,貝聿銘以透明玻璃金字塔為概念引進大量光線,翻轉拿破崙廣場成為吸引參觀人潮的新出入口,完美結合現代主義與古典主義。

▲法國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1989年。 ( Photo : Wikimedia Commons )
貝聿銘作品,貝聿銘羅浮宮,普立茲克獎,東海教堂,
▲東海大學 路思義教堂-1963年。 ( Photo : Wikimedia Commons )

1990年正式啟用的香港「中銀大廈」,高達70層、367公尺,當時是全亞洲最高的建築物。貝聿銘以竹子節節高升為大樓設計靈感,象徵生意盎然與茁壯,儼然一把插向天際的寶劍,矗立於香港中環金融中心。

貝聿銘作品,貝聿銘羅浮宮,普立茲克獎,東海教堂,
▲香港 中銀大廈-1990年。 ( Photo : Wikimedia Commons )

開館於1997年的「美秀美術館」,位於日本最大湖琵琶湖的南面、滋賀縣甲賀市西端的信樂町,藝術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山中桃花源設計,當時獲美國「時代周刊」選為全球十大建築之一。

▲日本滋賀 美秀美術館-1997年。 ( Photo : Wikimedia Commons )

開館於2006年的「蘇州博物館」新館,揉合蘇州傳統建築的白牆黑瓦與古典園林,融入貝聿銘慣用的幾何圖形與採光設計,高低錯落的豐富層次令人驚豔,已成蘇州當地的新地標。

▲蘇州博物館新館-2006年。 ( Photo : Wikimedia Commons )
▲蘇州博物館新館-2006年。 ( Photo : Wikimedia Commons )

而位於波斯灣南岸的卡達,首都杜哈的「伊斯蘭藝術博物館」落成於2008年,融合大師擅長的幾何元素於伊斯蘭建築中,完美結合東方與西方的建築美學,也是貝聿銘最後的大型作品。

▲卡達杜哈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-2008年。 ( Photo : Wikimedia Commons )

出生於廣州,童年在香港度過,青少年成長於上海,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「獅子林」更是其暑假期間的快樂天堂。 一生不斷學習且追求突破,大師留下的不止是傳奇不朽的建築傑作,其結合東方與西方的設計理念,更是堪稱世界公民的典範。

貝聿銘作品,貝聿銘羅浮宮,普立茲克獎,東海教堂,
▲蘇州古典園林 獅子林的石獅子。 ( Photo : Wikimedia Commons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