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古都 風華絕代
京都是百看不厭的古典美人, 除了最多觀光客的「清水寺」和舞妓文化的「祇園」,尚有許多值得拜訪的名所,千年的底蘊,處處是人文的遺產。
金閣寺
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「足利義滿」卸下職位後出家, 以主要建築「舍利殿」作為修禪的場所,1397年完成並以其法號命名為「鹿苑寺」,因其外牆全以金箔裝飾,故被暱稱為「金閣寺」, 為北山文化的代表作, 也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龍安寺石庭
「龍安寺」的方丈庭園(石庭)可謂枯山水園林的經典之一,長25公尺 寬10公尺的白沙敷地內擺放15顆庭石, 巧妙地配置令觀者無法一窺全貌, 一如眼見仍不足為憑,唯有突破盲點方能證大觀。
茶室蔵六庵前的手水鉢(蹲踞),富禪意地共用「口」字組合成「吾・唯・知・足」, 知足者雖貧亦富,不知足者雖富亦貧,簡單的知足常樂,古今皆然。
紅葉 川床 流水麵
「鞍馬」和「貴船」同為京都的奧座敷,是知名的紅葉觀光地,也是「鴨川」的上游水源地。 搭乘叡山電鉄鞍馬線即可抵達源義經幼年修行的「鞍馬寺」,著名的鞍馬天狗和本殿金堂 ,都是京都後花園散策的經典,「行至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」。
「貴船神社」主要供奉水神,本宮參道沿途的紅燈籠頗為古樸雅緻,著名的特色水籤更是讓人遇水則發。 貴船川沿岸約20餘間料理店和料理旅館,夏秋之際於川床上享用香魚料理或流水素麵,古都的風情沾惹一身。
竹林方丈天龍寺 春櫻秋楓渡月橋
平安時代以來,「嵐山」是許多貴族的別莊所在地,如今也是京都市賞春櫻和秋楓的知名觀光地之一。 以橫跨桂川的「渡月橋」為中心,知名古剎神社棋布,嵐山即是兼具自然與文化的觀光博物館。
列於世界遺産名單中的「天龍寺」,以其主殿「大方丈」與方丈裏庭「曹源池」最為知名。 曹源池為一池泉回遊式借景庭園,西側借景園外的龜山,池中央2枚巨石立於龍門瀑布下方,化身為鯉躍龍門的祥龍。 天龍寺北門即接竹林小徑 ,直通祈求良緣的「野宮神社」。
茅葺の里
京都府南丹市的「美山町」,群山環繞的世外桃源,尤以「北村」 30餘棟北山型茅葺屋最為知名。 早期以林業及農業為主,保存著傳統農村的集落樣貌,近年則積極推廣觀光,又名「かやぶきの里」(Kayabuki)。
京都府道38号「廣河原美山線」是主要連絡道路,冬季期間常因積雪而封閉. 盛產香魚的清流「由良川」,緩緩從門前流過游向若狹灣. 美山町北村是茅草屋的故鄉,「芳草鮮美, 落英繽紛,土地平曠, 屋舍儼然,阡陌交通, 雞犬相聞」, 也是「陶淵明」的桃花源。
伊根の舟屋
遺世獨立的「伊根町」, 位於京都府北部的丹後半島,以漁業及旅遊業為主,「舟屋」為其特有的傳統建築。 一樓為船隻停泊與相關作業 ,二樓則是漁民住所, 經選定總共238棟為「伊根浦漁村舟屋群」。
毎年7月下旬舉行的「伊根祭」約有300年歴史, 祈求魚獲大漁、航海平安、五穀豐收,又被稱為「海の祇園祭」。 得天獨厚的天然港灣 ,遠離文明的喧囂,心遠地自偏。
天橋立
位於京都府北部的「宮津市」,宮津灣中長約 3.6 公里的沙洲即是「天橋立」。 平均寬度僅數十公尺,天然黑松林近萬棵,宛如「一行黑松上青天」的跨海大橋。 為方便船隻進出,於南端挖掘一條人工河道,設置能旋轉90度之「回旋橋」於其上。 南側的「飛龍觀」或北面的「傘松公園」都設有觀景展望台,讚造物者之神奇,嘆「寄蜉蝣於天地, 渺滄海之一粟」。
城崎溫泉
位於兵庫縣北方「豐岡市」的「城崎溫泉」,平安時代以來即以7大外湯聞名,沿著兩岸垂柳的大谿川所發展的温泉街,浴衣和木屐才是正統的穿著. 搭乘「城崎纜車」抵達標高231m的「山頂駅」只需7分鐘。
豐岡市東南方的「出石」,也是傳統建築保存良好的昔日城下町,「辰鼓樓」與札幌的地標「時計台」同為日本最古老的時鐘 (1881年),辰時城主登城的鼓聲, 餘音依稀迴盪在城山山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