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tflix全新紀錄片《我父親是 BTK 連環殺手》(My Father, the BTK Killer)以令人震驚的親情視角,揭開美國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Dennis Rader的黑暗秘密。這部作品由Rader的長女Kerri Rawson親自出鏡,娓娓道來她如何從父親的摯愛女兒,轉而面對他是「BTK殺手」(綁縛、折磨、殺戮)的殞忍真相。不同於傳統犯罪紀錄片的獵奇風格,這部影片以感性而真摯的敘事,探索家庭、背叛與自我重建的複雜情感,讓觀眾在驚悚之餘,感受到人性深處的掙扎與希望。透過Kerri的勇敢告白,這部紀錄片將成為Netflix真實犯罪系列的又一力作,挑戰觀眾對「家人」與「怪物」的認知界線。

從幸福家庭到噩夢揭露,Kerri的破碎童年
表面上,Dennis Rader是堪薩斯州威奇托的模範父親:他帶領童子軍活動、參加教堂禮拜、陪伴女兒Kerri Rawson成長,構築了一個溫暖的美國中產家庭。然而,這一切在2005年崩塌,當FBI揭露他是1974年至1991年間犯下至少10起殞忍謀殺的BTK殺手。Rader以「綁縛、折磨、殺戮」的手法,針對單身女性與家庭下手,留下挑釁信件嘲笑警方,震驚全美。Kerri在片中回憶:「我一直認為他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,直到警方敲門,我才知道他毀了無數人的家。」紀錄片以Kerri的視角為主軸,透過她的童年記憶、家庭照片與個人日記,重現她與父親的親密時光,卻也逐漸揭露Rader隱藏的黑暗面。她坦言,曾在父親深夜外出或情緒失控時感到困惑,但從未懷疑他是一個兇手。被捕後,Kerri開始挖掘父親的犯罪檔案,甚至走訪兇案現場,試圖理解這位「雙面人」的內心。她說:「我必須面對他,既是我父親,也是兇手。這是我人生最大的挑戰。」這種父女間的撕裂情感,讓本片成為一部不僅關於犯罪,更關於愛與背叛的深刻故事。

真實重現與情感共鳴,Netflix的製作匠心
《我父親是 BTK 連環殺手》以高水準的製作呈現BTK案件的來龍去脈。導演(未公布)運用檔案影像、Rader的法庭陳述錄音,以及重演畫面,還原1970年代威奇托的陰森氛圍。Rader的兇案細節令人不寒而慄:他潛入民宅,用塑膠袋悶殺受害者,並以照片記錄「成果」,甚至寄出匿名信挑釁警方。然而,紀錄片並未過分渲染血腥,而是將焦點放在Kerri的內心旅程。她與受害者家屬的對話、與心理學家的訪談,揭示了Rader如何利用「好爸爸」的形象掩蓋罪行,也讓觀眾思考:邪惡如何潛伏在日常之中?Kerri的個人經歷為本片增添了溫暖的底色。她出版的回憶錄《A Serial Killer's Daughter》成為紀錄片的靈感來源,她在片中分享如何透過寫作與公益活動,走出父親罪行的陰影,成為受害者權益的倡導者。片中一段令人動容的畫面,是Kerri站在父親的舊家門前,低語:「我原諒你,但我不屬於你的黑暗。」這句話不僅是她的自我解放,也成為全片的感情高潮,讓觀眾感受到救贖的力量。

重新定義真實犯罪,觸動全球觀眾
《我父親是 BTK 連環殺手》跳脫了傳統真實犯罪紀錄片的框架,將焦點從兇手的心理轉向家人的創傷與復原。Kerri的告白不僅是對父親罪行的控訴,更是對自身身份的重塑。片中,心理學家分析Rader的行為可能與控制欲和童年壓抑有關,但更令人震驚的是,他如何在30年間瞞過家人與社區。受害者家屬的證詞則為故事增添悲劇色彩,一位母親表示:「他奪走我的女兒,卻回家抱著自己的孩子。」這種對比讓本片不僅是犯罪敘事,更是一場對人性信任的反思。Netflix的真實犯罪系列以深度與共鳴聞名,本片延續了《American Nightmare》與《Crime Scene》的傳統,結合懸疑、情感與社會議題。片長約90分鐘,節奏緊湊,從Rader的兇案揭秘到Kerri的療癒之旅,每一幕都引人入勝。預告片一出,已在全球掀起熱議,粉絲留言:「Kerri的勇氣太感人了!」「這部片讓我重新思考連環殺手的另一面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