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栗城史多在2009年提出「共享冒險」的口號,透過網路播出自己遠征世界高峰的歷程,獲得廣大的關注及支持。2012年雖然因為攀爬聖母峰遭凍傷而失去九隻手指,他仍繼續在2015、2016年重返聖母峰挑戰,但屢屢失敗卻也引起網友的批評和謾罵;最後在2018年5月,栗城在第八次嘗試攻頂聖母峰的途中失去生命。對此陳文茜忍不住感嘆:「這是一個小人物想要變得不平凡的故事,但他把不平凡的定義權交給了網路上大多數的人。」
陳文茜談到網路的設計本是希望降低溝通的門檻,增進大眾多元的交流,但如今受到按讚數或負評影響,不但讓人失去自由,還造成個人與社會的適當距離消失不見,「網路上罵你的人零距離的在你身邊,比你爸媽或情人罵你還要快,而且一湧進來就是幾百、幾千人!」呱吉也認同網路使自己對很多事情的感官變得很強烈,打趣說道:「就好像剛割完包皮變得很敏感,覺得少了一層保護。」

來到台灣念書的日籍學生小林千乃表示,日本人的確是比較在乎別人的眼光,「可能栗城原本的夢想,卻變成一個證明自己的任務。」在課堂上教「冒險教育」的臺灣師範大學謝智謀教授則提出,許多人受到鼓勵去突破舒適圈,但有些人最後反而將冒險的成功視為唯一目標,「其實心智上的冒險,遠遠超過身體上的冒險,你看到不可能還願意繼續往前走,那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,而不是執著於結果成敗。」一席話讓陳文茜和呱吉都拍手叫好。
【公視主題之夜Show】PO到死